2014年12月27日下午18点30分,光华讲坛有关我国青少年犯罪及预防的讲座在我院模拟法庭举行。中国预防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牛凯博士以“我国青少年犯罪及预防”为主题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讲座,我院硕士生导师熊谋林博士主持了本次讲座。
牛凯博士将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和特征;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第三部分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讲座伊始,牛凯博士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目前未成年人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即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根据牛博士给出的一系列数据表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目前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研究仍然很不透彻。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牛凯博士给出一系列数据,表明自2009年到2013年间,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下降速度达到年均7.8%。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比率也成下降趋势,下降速度为年均6.18%。在该犯罪率下,实施的犯罪有如下特点:第一,共同犯罪居多;第二,暴力化、恶性化程度加剧;第三,犯罪方法越发复杂;第四,犯罪地区多为城乡地区。青少年实施的犯罪活动多为侵犯类犯罪,介此,牛博士着重关注了以下六类青少年犯罪问题:一、未成年人网络成瘾而实施的网络犯罪;二、未成年女性涉足黄赌毒的犯罪活动;三、毒品犯罪;四、暴力犯罪;五、新疆等地区的恐暴犯罪活动逐渐在争夺我们这代人;六、富二代、官二代和星二代涉嫌犯罪。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牛博士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这个部分中他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来自自身的原因,青少年往往经历旺盛却无力支配,好奇心强烈却缺失自制能力,性发育成熟却没有性观念,有个人需求却无客观处置能力,这四方面的矛盾形成了青少年自身犯罪的原因。第二,来自家庭的原因,根据报告显示,多数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结构残缺、经济困难、关系不良、教育方式不当。第三,学校的原因,在学校青少年接受的教育内容欠缺,教育方式也有不当,管理制度不严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工读学校萎缩。第四,社会失范是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第五,网络的迅速发展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原因。第六,社区的原因。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牛凯博士根据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就整体而言,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还是要从一般预防、重点预防和再犯预防三个方面来进行的。具体给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从立法角度出发,制定相关保护法律制度。第二,从司法的角度出发,做好理念到制度,制度到协调的转换。第三,从教育预防的角度来说,对青年的教育要灵活,应多多加入情景、辩论、模拟等特殊教育方式,此外,教育的对象也不应当仅仅限于学生,家长的教育也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门重要课程。第四,要重点预防,特别是对流浪人员,闲散人员等高关怀人群的管理。第五,社区是是青少年生活的基础,那么社区预防自然就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基础,不容忽视。第六,普及文化知识,从知识层面提升青少年素质,起到预防的作用。在该部分中,牛博士还对我们法学院的学生提出了要求,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法治教育进课堂,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法学专业的学生。
牛凯博士精彩的讲座让我院法学学子们获益匪浅,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向牛凯博士请教,而牛凯博士均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实务经验耐心而中肯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最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牛凯博士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文/魏蓉 图/魏蓉、杨奥博 编辑/杨奥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