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刘国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系所:法理学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邮箱:faxylg@163.com
简介
刘国,四川达州市人,中共党员。200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法学会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届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四川省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特邀调解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立法研究会会员等职务。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四川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团成员;“八五”普法川渝讲师团成员等职。曾挂职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担任多家学术刊物匿名评审专家和国家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兼职律师。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5部,译著1部,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或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权威期刊《中国法学》以及《现代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法学评论》、《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新华文摘》收录。科研成果多次荣获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奖励,其中:中国法学会二等奖1次,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
研究领域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宪法学理论与实践、法理学
工作经历
2019.6—今,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6—2019.5,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荣誉奖励
1、《释宪机制的影响因子及其中国构造》,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2、《宪法解释方法的变革》,江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
3、《论完善释宪机制与推动宪法实施》,中国法学会“宪法实施法治论坛”专题征文二等奖(2012年)。
4、《宪法解释的特质》,江西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年)。
5、《论生态立法的基本范畴》,江西省法学会二等奖(2011年)。
6、《法学专业‘讲辩写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获江西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
7、《宪法裁判与民主的悖论》,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
8、在江西财经大学第二届、第三届教工网球比赛中分别荣获“双打第一名”荣誉称号(2015年、2017年)。
9、荣获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23年度“科研标兵”荣誉称号。
研究成果
1.著作
(1)《宪法解释方法的变革》(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法治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社会转型期我国释宪机制的完善研究》(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宪法解释机制构建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5)《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比较与借鉴》(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6)《宪法解释:文本含义,原初意图与司法审查》(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期刊论文
(1)《释宪机制的影响因子及其中国构造》,《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
(2)《我国宪法实施与释宪机制的完善探析》,《法学评论》2016年第2期。
(3)《宪法裁判与民主的悖论》,《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4)《宪法解释的衡量模式》,《当代法学》2006年3期。
(5)《德国和美国基本权解释比较研究》,《环球法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
(6)《宪法文义解释的困境与出路》,《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5期。
(7)《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阐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8)《宪法解释之于宪法实施的作用及其发挥》,《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11期。
(9)《China Legal Science》,《Rule by Law can also be Achieved in a Poor Country》,2008年第1期。
(10)《备案审结果的追溯力:效力判定及个案救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4年第4期。
(11)《论我国合宪性审查的规范依据及基本框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12)《论宪法文本及其变迁方式》,《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3)《原旨主义方法的困境与出路》,《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14)《历史解释的“是”与“非”: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的一种分析》,《法律方法》(第九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结果取向解释方法的正当性探究:以宪法解释为例的一种分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6)《论自由权及其限制标准》,《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7)《目的解释之真谛》,《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8)《宪法解释方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区别及其法理成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9)《论宪法的裁判规范性及其适用类型》,《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6期。
(20)《宪法解释的特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1)《生态法基本范畴论纲》,《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2)《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法律方法》(第1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3)《司法解释规范化:从形式到实质》,《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2期。
(24)《社会转型对我国释宪机制的挑战及其应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25)《电话营销法律规制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26)《实践法理学的性质与使命》,《法学教育研究》(第九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宪政发展》,《河北法学》2004年第6期。
(28)《公众参与领域中的行政裁量及其司法审查》,《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1期。
(29)《宪政三重奏:宪法适用的三种模式辨析》,《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6期。
(30)《立法不作为基本理论研究》,《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1)《消除权利贫困:人本法律观的和谐社会建构进路》,《法治研究》2007年第8期。
(32)《贫困与法治的关系探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5期。
(33)《电话营销的法律规制及其正当性研究》,《成都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4)《论消除权利贫困与构建和谐社会》,《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
(3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法制平台的构建》,《成都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36)《健全释宪机制对于宪法实施的意义与功用》,《党政研究》2015年第1期。
(37)《鄱阳湖生态经区规划实施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3期。
(38)《现实的唯美主义者——<裁判的进路与方法>札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9)《论自然法精神及其对现代法治的意义》,《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0)《社会转型与释宪机制的构建:转型期二元释宪机制的证立与基本架构》,《中国宪法年刊》2011年,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41)《传统宪法解释方法与现代宪法解释方法的区别及其成因法理分析》,《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8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42)《论宪法解释的条件》,《中国宪法年刊》2017年,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43)《司法实践中的基本权利》,《宪法研究》(第十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德国和美国对基本权利的司法解释比较》,《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下卷。
(45)《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初探》,《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1期。
(46)《论我国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保护》,《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7)《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证据适用规则的法律思考》,《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48)《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思想战线》2001年第27卷。
3.课题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宪法实施中的解释机制问题研究》( 2013年)。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比较与借鉴研究》( 2017年)。
(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系统论视域下地方人大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创新机制研究》( 2023年)。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释宪机制的完善研究》(2012年)。
(5)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14年)。
(6)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网络智能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2023年)。
(7)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调整垂直管理机关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法治对策研究》(2009年)。
(8)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创新机制研究》(2011年)。
(9)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贫困与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种视角》(2007年)。
(10)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公民姓名权的限制标准研究》(2010年)。
(11)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统一法律适用视角下我国司法解释规范化问题研究》(2015年)。
(1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构建研究》(2022年)。
(13)主持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专项课题《重大疫情防控中应急信息管理体制的法治化研究》(2020年)。
(14)参与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修宪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修宪制度的完善》(2009年)。
(15)参与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南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调研报告》(2010年)。
4.教学成果
《法学专业‘讲辩写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教授课程
1、本科生:《宪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宪法专题
2、硕士研究生:《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宪法专题》
3、博士研究生:《宪法学理论专题》、《法学前沿》、《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学学术论文写作》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法学会行政复议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届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四川省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特邀调解员等职务。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评委和结项鉴定专家;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四川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团成员;“八五”普法川渝讲师团成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立法研究会会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