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1.姓名:辜明安
2.职称:教授
3.系所:民法研究所
4.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5.邮箱:guma@swufe.edu.cn
6.办公室:柳林校区通博楼C座428
二、简介
现任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学。完成和发表各类研究成果80余项,包括个人专著2部、教材和其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和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得包括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奖项,以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法治人物提名奖等奖励和荣誉。
三、研究领域:民法(主要是民法总则、合同、物权等领域)。
四、教育背景
西南师范大学(1989)本科;
西南政法大学(1999)硕士;
西南财经大学(2008)博士。
五、工作经历
1989年7月——1993年7月,在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晨光学校任教师;
1993年7月——1999年7月,在原四川轻化工学院社科部/经法系任教师;
1999年7月——今,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任教师。
六、荣誉奖励
1.2010年获四川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个人专著:《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
2.2010年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名称:《财经院校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突破口》);
3.2011年入选第九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4.2012年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名称:《具有财经特色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5.2012年获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度“优秀教师”一等奖;
6.2012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师”;
7.2012年被授予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名师奖”;
8.2013年获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2011—2012年度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民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2013年获四川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名称:《创新机制,集成资源,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卓越财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10.2014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名称:《创新机制,集成资源,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卓越财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11.2018年被授予第十批“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12.2019年入选“光华百人计划”(教学A类);
13.2020年度四川法治人物提名奖;
14.2021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第二届“师德先进个人”;
15.2023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名称:《一核三轴,五辐联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融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
此外,还先后获得“刘诗白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年)、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党员”(2006年)、“优秀教师”(2008年)、“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2013年)、“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2018年)等多种奖励和荣誉。
七、研究成果
1.著作/教材
(1)《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
(2)《中国民法现代化研究导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
(3)《道路在身后延伸——民法诸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领著;
(4)《道路通向远方——民商法著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领著;
(5)《担保法教程》(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规划教材),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副主编;
(6)《经济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副主编,2014年入选四川省规划教材;
(7)《民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主编,2014年入选四川省规划教材;
(8)《经济法》(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主编;
(9)《经济法律通论》(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2022年第四版,主编;
(10)《国际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主编;
此外,还参编、合著其它著作、教材多部。
2.期刊论文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举要如下:
(1)《中国民法现代化研究引论》,《社会科学研究》2004(4);
(2)《法治视角的社会信用值构建刍议》,《河北法学》2006(4);
(3)《论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当代法学》2007(4);
(4)《对“请求权概念批判”的反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8);
(5)《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与金融数据的资源配置》,《社会科学研究》2015(3);
(6)《<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与完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12)。
(7)《我国<民法典>设立居住权的必要性及其制度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2);
(8)《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制化与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河北法学》2020(2);
(9)《抵押权人与商品房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衡平:基于<民法典>第406条和<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29条展开》,《中国法学》(英文版)2021(6);
(10)《商品房消费者“超级优先权”研究——基于<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批复>的分析》,《经贸法律评论》2024(6)。
3.课题
除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课题”、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个项目,以及主持多项中央高校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和其他相关项目外,主持完成的主要省部级课题包括:
(1)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动员能力提升的法律机制优化研究》(SC20YJ07);
(2)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权立法研究》,(SC12A011);
(3)四川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民法典动产担保功能主义立法及体系化研究》,(SC21FZ015);
(4)四川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遗产管理人产生规则的体系化构建》(SC24FZ010)。
4.教学成果
(1)参与完成:《财经院校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突破口》(2010年);
(2)参与完成:《具有财经特色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2012年)。
(3)参与完成:《创新机制,集成资源,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卓越财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2012);
(4)参与完成:《创新机制,集成资源,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卓越财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
(5)主持四川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民法》(2015年);
(6)主持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民法》(2017年);
(7)参与完成:《一核三轴,五辐联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融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2022年);
八、教授课程
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等课程。
九、社会兼职
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四川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
四川省法律顾问;
四川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立法协商专家组成员;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
四川省检察院咨询专家;
四川省首批首席法律部咨询专家;
四川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
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德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