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1.姓名:熊谋林
2.职称:教授
3.系所:刑事法学研究所
4.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5.邮箱:xiongmoulin@swufe.edu.cn
6.办公室:通博楼D511
二、简介
熊谋林,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法学研究所所长。他曾担任《光华法学》执行主编,现任四川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亚洲犯罪学学会中国分部会长和执行委员会理事、中国犯罪学会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人犯罪学会终身会员等。他的研究广泛涉及规范刑法学、比较法、犯罪学、刑事司法、法律史学、经济学等领域,擅长实证(定量)分析,主要研究青少年违法、死刑、罚金(赎刑)、量刑公正、司法错误等。他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罚金刑在现代刑罚体系中的地位(2013)”,司法部课题“预防与纠错:全球刑事错罪对中国司法的启示(2013)”,教育部课题“中华赎刑原论”。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法学》,以及Psychology, Law and Crime,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Feminist Criminology,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China Review, Nature-HSSCOMS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并有8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
三、研究领域
2023年至今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廉政法制、医保诈骗
2017年至今 性别研究、刑事司法、国家赔偿
2015年至今 刑法史学、中华刑律、比较刑法
2013年至今 死刑、司法错误、量刑公正、法学期刊及引证体系
2013-2016年 金融利率管制、电力金融与银行风险
2009年至今 主观幸福感、罚金刑、青少年越轨与矫正、犯罪概念
四、教育背景
2002年9月-2006年7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学士。
2006年9月-2009年7月,贵州大学,硕士,法律,法律硕士。
2009年9月-2012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博士,人口学(刑法学),法学博士。
五、工作经历
2013年3月-2015年11月,讲师(助理教授)
2015年11月-2021年11月,副教授
2019年11月至今,博士生导师
2020年12月至今,教授
2022年4月-2025年4月,光华英才工程百人计划,学术B。
六、荣誉奖励
1.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4年全国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24)
2.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度“优秀教师”(2022)
3.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教学标兵”(2022)
4.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19年度“教学标兵”(2020)
5.最高人民检察院2018年征文一等奖(2019)
6.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17年度“教学标兵”(2018)
7.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16年度“科研标兵”(2017)
8.中国法学会青年论坛(第十届)“优秀奖”(2015)
9.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入选成员(2014)
1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014)
11.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度优秀成果奖(2014:1/10)
12.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诉检察厅一等奖(2014)
13.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等奖(2014)
14.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13年度“科研标兵”(2013)
15.中国法学会&团中央优秀成果奖(2013)
16.中国社会学年会一等奖(2012:1/10)
七、研究成果
1.著作
(1)熊谋林、夏一巍等(译):《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统计:实证分析和解释》,杰弗瑞? T.?沃克,塞恩?马旦(著),Statistics in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2年。
(2)熊谋林:《预防与纠错:刑事司法的理念》,法律出版社,2019年。
2.期刊论文
英文:
(1)Xiong, M., Xia, Y. & Yu, X. Sentencing Equilibrium in Rape Cases: A Legal and Political Explanation of Jurisdictional Uniformity in China (强奸案件中的量刑均衡:一个统一法权体系的法学和政治学解读). Nature-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Communications?12, 59 (2025). 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5-04368-z (SSCI, Q1 Humanities 1/411; Social Science, 2/267)
(2)Xiong M., Liu R (Student). Death Sentences in the Great Qing, 1744-1840: Critical Note on Civiliz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England & Wales(大清帝国的死刑裁判,1744-1840:与英格兰和威尔士比较的文明性关键评注).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2022, 30(1): 47-109. (US-Core)
(3)Xiong M., & Zheng A. (Student). State Compensation of Exonerees in Capital Cases: The Chinese Experience.?Asian Journal Criminology, 2022, 17(SI):121-145.(SSCI,Q3 Criminology & Penology,40/69, 1.778, JCR 2021)
(4)Xiong M. Rethinking The Blackstone Ratio with Global Public Opinion: Crime Control and Due Process (全球公众调查背景下的布莱克斯通比例:犯罪控制和正当程序).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22,10(3): https://doi.org/10.1093/cjcl/cxac026.
(5)Xiong M., Liu S., & Liang B. Death Sentence Review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n China: Decision Patterns and Variations. China Review, 2022, 22(3), 137-166. (SSCI, Q2, Area Studies 23/84, 1.712, JCR 2021)
(6)Shuai W., & Xiong M. (通讯). Judges’ Gender and Sentencing in China: An Empirical Inquiry (中国法官性别和量刑:一个实证探究), Feminist Criminology, 2020, 15(2): 217-250. (SSCI, 1.535, Q2:29/69, Criminology & Penology,JCR 2019)
(7)Liu S., Xiong M., & Liang B. The Death Penalty for Foreign Drug Offenders in China: Legal Protection and Equal Treatment (外国毒品犯罪人在中国的死刑裁判:法律保护和平等待遇),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2019, 25(4): 427-448.(SSCI,1.397, Q2: 32/69, Criminology & Penology, JCR 2019)
(8)Xiong M., Liu S., & Liang B. Criminal Defense and Judicial Sentencing in China’s Death Penalty Cases (中国死刑案件的刑事辩护与司法裁判), Psychology, Crime & Law, 2018,24(4)414-432. (SSCI,1.598, Q2: 26/61 Criminology & Penology, JCR 2017)
(9)Xiong M., & Michelle M. Miscarriage of Justice in Capital Cases in China (中国死刑冤案), Hasting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 2018, Vol. 41 (3), 273-342. (Washington & Lee Ranking, Comparative Law, 5/36; International Law 32/198)
(10)Xiong M., Greenleaf, R. G., & Goldschmidt, J. Citizen attitudes toward errors in criminal justice: implications of the declining acceptance of Blackstone's ratio (公民对司法错误的态度:布莱克斯通比例下降的意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Crime & Justice. 2017, Vol. 48(1): 14-26. (SSCI, 0.406, Q4: 0.658 Criminology & Penology, JCR 2017)
(11)Xiong M., & Wei S. Unequal Treatment in Pretrial Detention in China(审前羁押中的不公平),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017, Vol. 57(6): 1398-1419. (SSCI, 2.464, Q1: 10/61 Criminology & Penology, JCR 2017).
(12)Liu J., Xiong M., & Su, Y. National Happiness at a Time of Economic Growth: A Tracking Study Based on CGSS Data (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的追踪研究),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2013, Vol.34 (4): 20-37(译文).
(13)Xiong M., & Liang B. Solving the Puzzle of Overcriminalization? The Experience of China (求解犯罪过量的疑惑:中国的经验),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2013, Vol.21: 47-98.
(14)Xiong M. Chinese Netizens’ Opinions on Death Sentences: An Empirical Examina- tion, by Bin Liang and Jianhong Liu.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21. xi+333 pp. US$80.00 (cloth), US$34.95 (paper); also available as an e-book. The China Journal, 2022, 88, 166-168.
中文:
(15)熊谋林、金朝榜:《刑法司法解释的形式问题及完善原则——基于1491份解释文件的实证研究》,《湖湘法学评论》2025年第1期,第34-59页。
(16)熊谋林、郑澳琪(学):《中华刑律成文典集简考:先秦至大清》,冯军、陈山主编《比较刑法研究》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第291-311页。
(17)刘任、熊谋林:《论清代纳赎的平等性:基于<读律佩觿>禁赎条款的实证研究》,《河北法学》2025年第1期,第138-162页。(CSSCI)
(18)熊谋林、赵敏奇:《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化”处理的法理不兼容性研究》,《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第2-17页。
(19)熊谋林:《“实证法学”的概念术语回顾与回归——基于文献的实证法学研究整合路径》,《湖湘法学评论》2024年第1期,第18-43页。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法理学、法史学)》,2024年第7期,第20-36页。
(20)熊谋林:《论刑事责任年龄的法理依据》,《青少年犯罪问题》2023年第5期,第122-139页。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刑事法学)》,2024年第3期,第20-36页。
(21)熊谋林:《死刑改革的实践基础和前景》,《湖湘法学评论》2023年第4期,第46-63页。
(22)熊谋林、刘任(学):《大清帝国死刑文明考:基于律例的数据重格》,《河北法学》2022年第9期,第15-61页。(CSSCI)
(23)熊谋林:《全球罚金刑改革与困境对中国的启示》,《湖湘法学评论》2022年第1期,第80-102页。
(24)塔皮奥·拉皮-塞佩莱(著),蔡环宇(译),熊谋林(校):《欧洲罚金刑》,《光华法学》2021年第13辑,第251-265页。
(25)熊谋林:《惩罚确定性与犯罪控制——基于1986—2019年司法统计数据的研究》,《清华法学》2021年第5期,第128-145页。(CSSCI)
(26)熊谋林:《检察机关对错案洗冤的积极作用》,《河北法学》2021年第6期,第41-65页。(CSSCI)
(27)熊谋林、李稚宁(学)、胡景宣(学):《量刑均衡的中国经验:基于强奸罪的实证研究》,《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2期,第116-138页。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刑事法学)》2021年第9期。
(28)熊谋林、刘任(学):《大清帝国的赎刑:基于<刑案汇览>的实证研究》,《法学》2019年第6期,第100-121页。(CSSCI)
(29)熊谋林、戴林莉(学):《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法治中的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8期,第68-73页。(CSSCI)
(30)熊谋林、理查德·格林里夫、尤拉·高德西麦德 著,柴佳荣(学,译):《公民对刑事司法错误的态度:布莱克斯通错误比例接受度下降的意义》,《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年)》,中国检察出版社,2017年,265-289页。
转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98-112页;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8年第8期。
(31)熊谋林、王馨兰(学)、陈强(学):《合理运用监视居住:从错案的发回重审反思审前羁押(1979-2014)》,《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32-44页。(CSSCI)
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2期。
(32)熊谋林、许林(学):《法学文献引证与注释体例的统一化》,《法治现代化研究》2017年第4期,第132-158页。
(33)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熊谋林、柴佳荣(学)、王馨兰(学)、周倩(学)、姚君(学)、郑夫】:人民检察院在恢复性司法中的作用——以双流附条件不起诉模式为视角》,《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年第6期,第28-52页。
(34)熊谋林:《从证据收集看审前羁押——基于A市的实证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第141-155页。(CSSCI)
(35)熊谋林:《两种刑事司法错误的危害相当性——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考察》, 《中外法学》2016年第1期,第224-263页。(CSSCI)
(36)唐敏(学)、熊谋林、程乙峰(学):《全球电力期货市场与中国战略》,《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5期,第28-34页。(CSSCI)
(37)熊谋林:《经济增长不能促进国民幸福吗?——四十年幸福悖论的全球追踪》,《天府新论》,2015年第4期,第98-108页。(CSSCI)
转载:《学术界》2015年第8期摘刊
(38)唐敏(学)、廖永仪(学)、熊谋林:《澳大利亚电力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财经科学》2015年底4期,第22-33页。(CSSCI)
(39)熊谋林、胡瑶(学)、张琪(学)、代亮亮(学)、马丽源(学)、刘美彤(学):《青少年越轨、犯罪与“社会一体化”预防理念——基于四川省三市调查的启示》,《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年第1期,第38-57页。
(40)熊谋林、李璐名(学)、高晋康:《国际语境下的中国民间利率管制标准学术考》,高晋康、唐清利主编《我国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2013)》,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62-190页。
(41)熊谋林、赵勇、程乙峰(学):《重考量刑差异与量刑公正——基于D市五个基层法院的经验证据》,《犯罪研究》2014年第6期,第20-44页。
(42)熊谋林、梁斌(著)、刘美彤(学)、廖茂利(学)、张悦(学)译:《求解犯罪过量化的迷惑:中国的去罪化经验与国际启示》,《光华法学》2014年第8辑,第161-212页。
再版:《刑法解释论丛》,2015年第1卷,第262-297页。
(43)熊谋林、廉怡然(学)、杨文强(学):《全球刑事无罪错案的实证研究(1900-2012)》,《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2期,第31-57页。(CSSCI)
(44)熊谋林:《三十年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回顾——基于中外顶级期刊引证文献的统计比较(2001-2011)》,《政法论坛》2014年第3期,第12-24页。(CSSCI)
(45)熊谋林、王昱、周静:《反思错罪:检察官客观义务与审前释放——无罪推定实施暂行办法》,《人民检察》2014年第6期,第62-64页(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等奖)。(CSSCI)
(46)熊谋林、程乙峰(学)、周静、陈树娇:《未成年人矫正实证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法院为例(2003-2011)》,《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第2期,第24-33页(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优秀奖)。(CSSCI)
再版:《揭开中国未成年人犯罪与矫正措施之谜——以成都市温江区法院的调查为据》,载《中国少年司法》,第72-89页。
(47)熊谋林、胡瑶(学)、江南燕(学)、周静:《再谈未成年人犯罪与矫正--以德阳市六个基层法院为样本》,《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年第4期,第22-66页。
(48)熊谋林、江立华:《从民族幸福看民族融合(2003-2010)——基于CGSS数据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第59-64页。(CSSCI)
(49)熊谋林:《建设法治社会与幸福中国》,《四川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47-49页。
(50)熊谋林:《我国罚金刑司法再认识——基于跨国比较的追踪研究(1945-2011)》,《清华法学》2013年第5期,第86-111页(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哲学社科三等奖)。(CSSCI)
(51)熊谋林、陈丹(学)、唐清利:《困境与展望:罚金刑应用的中国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3期,第68-76页。(CSSCI)
(52)熊谋林、江立华、陈树娇:《生命周期研究:性别、年龄与犯罪》,《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2期,第75-82页。(CSSCI)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刑事法学)》2013年第6期。
(53)潘静(学)、熊谋林:《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机制研究》,《保险研究》2013年第8期,第86-93页。(CSSCI)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金融与保险)》2013年第12期。
(54)张悦、熊谋林:《错误执行死刑的历史》(译文),《光华法学》2013年第(7)辑,第120-158页。
(55)刘军强、熊谋林、苏阳:《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的追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第82-102页(中国社会学2012年年会一等奖)。(CSSCI)
(56)熊谋林、陈树娇:《外国罚金刑实证研究——规范重构或是继续扩大》,《光华法学》2012年第6辑,第106-128页。
(57)熊谋林:《比较视角:青少年违法矫正措施略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2期,第76-89页。(CSSCI)
转载:《人大复印期刊(刑事法学)》2012年第8期。
(58)熊谋林:《数额犯分类实务新探》,《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
(59)熊谋林:《论集合情节分级规则的建立》,《社科纵横》2008年第4期。
(60)熊谋林:《多功能量刑情节的反思与重构——再论集合情节分级适用规则的建立及其意义》,?《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6期。
(61)熊谋林:《间接实行犯行为分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62)熊谋林:《聚众 “打砸抢” 毁坏财物时对首要分子处罚的理性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9期。
(63)熊谋林:《间接实行犯犯罪形态研究》,《法学教育》2008年第12期。
3.课题
(1)熊谋林:《中华刑律成文法考》,中央高校基金(一般项目),2023。
(2)熊谋林:《中华赎刑原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2022。
(3)熊谋林:《中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形式和实质展开》,中央高校基金(青年项目),2021。
(4)熊谋林等:《本科生科研写作训练》,中央高校基金(教改项目),2019。
(5)熊谋林等:《中国转型时期的犯罪化》,中央高校基金(青年项目),2016。
(6)熊谋林等:《利率管制或市场开放?——中国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博弈考》,中央高校基金(新兴交叉学科项目),2014。
(7)熊谋林等:《罚金刑在现代刑罚体系中的地位》,国家社科基金,2013,青年项目(主持)。
(8)熊谋林等:《三十年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回顾——基于中外四大顶级法学期刊引证文献的统计比较(2001-2011)》,中央高校基金(新兴交叉学科项目),2013。
(9)熊谋林:《全球视野下的犯罪概念比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人才资助项目,西南财经大学。2013。
(10)熊谋林等:《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机制研究》,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2013。
(11)张丽,熊谋林:《危险社会视域下刑法的规制边界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12)熊谋林等:《预防与纠错:全球刑事错罪对中国司法的启示》。司法部(青年课题),2013。
(13)冯亚东,熊谋林等: 《刑罚模式对犯罪界域的制约关系——以罚金刑为视角的分析》,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一般项目。
八、教授课程
本科生: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司法案例,习近平法治思想
硕士研究生:刑事政策学,实证法学导论、刑法基础理论
博士研究生:中国刑法总论
九、社会兼职
(一)学术兼职
2023-10至今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
2023-10至今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2017-08至今 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
2016-08至今 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
2014-06至今 四川省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2024-12至今 四川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2024-12至今 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2013-06至今 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
2010-10至今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in United States(美国华人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会创始&终身会员)
2010-10至2018-10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美国犯罪学会会员)
2010-10 至2025-01 Asian Criminology Society(亚洲犯罪学学会大会主席团委员&终身会员)
2024-12至今 Asian Criminology Society, President China(亚洲犯罪学学会,中国分部会长)
2024-12至今 Asian Criminology Society,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亚洲犯罪学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二)执业兼职
2023-07至今 四川毫达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三)其他兼职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entre for Criminology & Global Initiative, Member of Research Hub on Drug Policy (香港大学犯罪学中心与全球动议毒品政策研究俱乐部成员)
《湖湘法学评论》“实证 数量法学”栏目,特邀编辑
《法理》特邀专家评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