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何霞
职称:副教授
系所:民法所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邮箱:iamhexia@hotmail.com
办公室:通博楼C520
简介
何霞副教授,系日本九州大学法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兼职)。西南财经大学“何霞劳模与教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硕士生导师。
她曾获全国妇联“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曾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女教职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她曾先后担任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与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妇女署和全国妇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项目专家,以及成都市政协委员。
研究领域
反歧视法、反家庭暴力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民法
教育背景
1994-199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8-200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2004-2007年,经国务院科技部选派,就读于日本九州大学国际经济商法专业,专攻就业与职业歧视法,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2008年,四川大学法学院任教
2008-今,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任教
荣誉奖励
2019年,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
201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表彰
2019年,被学生评选为第五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2018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获全国妇联“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7年,获全国妇联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表彰
研究成果
1.著作
(1)《反歧视法讲义:文本与案例》(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版;
(2)《社会性别与人权教程》(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版;
(3)《反就业歧视的案例与评析——来自亚洲若干国家和地区的启示》(合著),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12 月版;
(4)《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与中国的现实》(合著),法律出版社 2008年 9月版。
2.期刊论文
(1)何霞、冉智勤:《民法典视域下“工作场所性骚扰 ”的用人单位责任》,《人权研究》2023年第1期;
(2)何霞、冉智勤:《就业性别歧视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反歧视评论》第 9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
(3)何霞:《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协力消除对妇女的暴力》,《中国妇女报》 2002年12月7日第5版;
(4)何霞:《反家暴多部门联动:如何联才能有效动》,《中国妇女报》2021年 4月 7日第 5版;
(5)何霞:《警惕“酒文化 ”中潜藏的就业性别歧视》,《中国妇女报》2020 年 9月 1日第 6版;
(6)何霞:《Yamy 遭遇的不止职场 PUA,可能还有就业歧视》,《红星新闻》2020年 7月 23日;
(7)何霞:《“婚前可查询家暴记录 ”,前科入册了配套也要跟上》,《红星新闻》2020年 6月 24日;
(8)何霞:《就业性别歧视中“性别 ”概念的发展——基于美国立法和司法判例的研究》,《反歧视评论》第 6 辑,法律出版社 2019 年 8 月版;
(9) 何霞:《打破秘密:美国反性骚扰立法对“我也是 ”运动的回应》,《中国妇女报》2018 年 4 月 4日第 B3版;
(10)何霞:《跨性别应是平等存在的正常性别:我国首例跨性别就业歧视案件评析》,《中国妇女报》2017 年 8 月 16 日第 B1 版;
(11)何霞:《反家暴“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适用应受到限制》,《中国妇女报》2017年 4 月 5日第B1版;
(12)何霞:《妇女的土地权益不应在确权中“消失 ”》,《中国妇女报》2016 年 7 月 5 日第B2版;
(13)何霞:《不要将促进性别平等简单变为保障妇女权益——对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设立和运行的思考》,《中国妇女报》2016 年1 月1日第 A4 版;
(14)何霞:《“隐婚 ”“ 隐育 ”:就业欺诈亦或就业歧视? ——基于司法判决的文本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 年第 3 期;
(15)何霞:《2012-2013 年四川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调查报告》,载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8 月出版;
(16)何霞:《日本集体协商制度》,《中国劳动》2012年第 6期;
(17)何霞:《妥协与渐进之道:日本反性别歧视法研究》,《中国法学(英文版)》2012年第 2期。
3.课题
(1)主持:《新时代新生育政策下四川妇女就业状况调查和对策研究》,2023年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委托横向课题,已结项;
(2)主持:《编制《四川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四川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项目工作分领域起草工作》,2021 年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委托横向课题,已结项;
(3)主持:《反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2020 年成都市妇联委托横向课 题,已结项;
(4)子课题负责人:《平等公正核心价值观融入产权保护城乡一体立法研究》,2018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VHJ007),已结项;
(5 )主持:《四川省促进企业建立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机制研究》,2018年四川省总工会委托课题,已结项;
(6)主研:《企业性别平等机制的建设》,2018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办公室委托课题,已结项;
(7 )主研:《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委托课题,已结项;
(8)主持:《< 四川省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条例>修订》,2017年四川省民政厅委托立法项目,已结项;
(9)主持:《农地金融化法律回应的社会性别分析》(SC16E084),2016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点基地项目,已结项;
(10)主持:《建立全面二孩政策支持体系、保障妇女就业权利》,2016 年四川省妇联妇女研究所委托项目,已结项;
(11)主研:《中国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2015 年联合国开发署与中国法学会项目,已结项;
(12)主持:《四川省土地确权中妇女权益保障状况调研》,2014年四川省妇联委托课题,已结项;
(13)主持:《成都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状况调查》,2014 年成都市人社局委托课题,已结项;
(14)主持:《四川省家庭暴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13 年四川省妇联委托课题,已结项;
(15)主研:《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评估机制研究》,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FX115),已结项;
(16)主研:《禁止歧视与少数人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FX001),已结项。
教学成果
(1)2022年,《一核三轴,五辐联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融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2021 年西南财经大学“党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
(3)2020 年度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一等奖。
社会服务
(1)2020年,担任成都市政协委员期间撰写的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采用
(2)2017年,在我国首例跨性别就业歧视案中担任专家证人,推动该案胜诉。该案被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性。
(3)2016 年,担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两纲 ”中期督导评估组专家;
(4)2015年,协助听力残障女大学生向四川省教育厅提起在教师资格复试中施行合理便利措施申请,推动四川省作为教育部试点出台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试点办法;
(5)2014年,代理女大学生乙肝就业歧视案,为当事人赢得3万元精神损害赔偿,被《工人日报》《四川法制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整版或大篇幅报道。同时该案作为妇联组织通过支持起诉制度创新性地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为全国妇联调研和推广。
教授课程
《性别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民法总论》
社会兼职
政协四川省委员会社法委立法协商专家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四川省妇联巾帼维权服务行动专家
四川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专家顾问
成都市妇女儿童维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国性/别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法律政策专家顾问小组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