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记党员学习四中全会主题精神讲座

来源: 日期:2014-11-14 阅读: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党员对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依法治国”主题的认识,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法制理念,法学院党建办公室和经济学院党建办公室于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晚上七点在国际报告厅,共同开展了党员学习四中全会主题精神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李毅老师为同学们进行鞭辟入里的讲解,并由经济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站指导老师蒋学平主持。李老师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吸引了众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

首先李毅老师强调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关于“依法治国”主题的根本目标是——为有序的社会建设提供切实的保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是“法制”、“法治”以及“依宪治国”这三者的关系;二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解读及浅析实现手段;三是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的转变及实现“依宪治国”的重要内容。李毅老师着重强调了“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其核心内涵是一种社会治理规则及手段。而“法治”是指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其核心内容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和权变形,以及法制的终极目的。同时,李毅老师还为同学们区别了“法治”与“人治”的内容,指明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权威是绝对高于个人意志的。

紧接着,李毅老师为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从“人治”到“法治”与“法制”的历史进程,和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理念的发展脉络。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的“法制”意识,到如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的理念,李毅老师不禁感慨从“法制”到“法治”我国度过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此外,李毅老师通过放映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就职演说中谈到的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与艰巨性的相关视频,也让在场的同学进一步明晰了当前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

当讲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时,李毅老师提到了应明确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即依法治国、依宪执政首先要做到依法执政,依宪治国就必须要健全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解释程序制度等;李毅老师还引用了相关案例,有针对地说明了关于违宪审查、宪法司法化一类问题的可能性。当然,实现法制系统的完善,打造法治中国的春天,除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认真贯彻执行,也需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到整个社会层面,实现全民参与法治建设。这不仅要求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更要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与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之后,同学们纷纷向李毅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法律能否实现规范道德无法规范的东西”、“宪法与民法孰轻孰重”等问题,都得到了李毅老师的耐心解答与细致讲解,同学们获益匪浅。

正如李毅老师所说的,无论是作为一名法律人,抑或是普通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我们都有责任与义务挑起促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这一个大梁,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这一与时俱进而艰巨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激情,相信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能够努力奋斗、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地为这宏伟事业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法学院学生党建办公室秘书部 李夏 讯 责任编辑:李兰君 杨世能】

上一条: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记党员学习四中全会主题精神讲座

下一条:法学院召开就业指导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