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探智慧社区,思新型模式——记法学院党建三下乡队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日期:2015-10-08 阅读:

2015年7月22日至7月25日,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建办公室成员李兰君、刘嘉倩、姜泮、刘译蔓、陈欣、吴应娟、周沛等七名同学在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团结社区圆满完成调研任务,全方位了解了社区有关PPP项目的现状及问题,感受到此模式的美好前景,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

如今,随着我国公共事业政策转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事业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或者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基础建设体系虽然困难重重,但也看到希望,如在新的形势下,PPP项目在全国很多地方被顺利推进。此次三下乡队伍紧随时代潮流,以团结社区为例展开调查,用自己所学所行为新型模式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为期4天的调研活动,访问了镇政府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当地群众,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咨询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到居民对于PPP模式的认知不足,认识到当地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样性,深切感受到此模式推行的难度之大,同时也体会到群众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和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7月25日与社区主任交谈过程中,队伍成员深入了解他们到对于PPP模式前景存在的种种担忧担忧:即基础设施的归属权、日常维护及文化层次、思维问题等等,小组成员观摩了原有项目结项书,知道PPP模式存在下放水平低,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改革任务十分繁重等问题。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促膝相谈,让成员们对于社区基础建设问题有了更深入了解,认识更深刻,成员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每个人在此次调研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让此次调研变得有价值,意义不凡。

校长张宗益教授说过:“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 此次活动使得成员们的沟通、实践等能力得到锻炼,并且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习与服务精神。法学院党建三下乡队伍的实践活动完美落实西财精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对青年学生的要求,也符合当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智慧社区”项目的推进潮流。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法学院学生党建办公室 刘译蔓 讯 责任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