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法学院“名著阅读”活动工作简报(2016年5月)

来源: 日期:2016-05-19 阅读:

在学生会学习部的带领下,法学院大一和大二的本科生开展的名著阅读沙龙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下为2016年5月份活动概况。

1、2016年5月4日上午9:00,法学院名著阅读黄心怡小组在通博楼C416开展了主题为“东方视角下看今日之日本”的读书分享会,由任丽丽学姐担任研究生辅导员,和小组成员一起深入探讨了《菊与刀》内容以及引发的思考。

会议开始,学姐对本书内容进行了简介,就本书的优点和缺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本书作者的洞察力敏锐;观点较为准确、犀利;以美国视角看待日本,能给同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国读者带来不同视角下的感受。但由于作者从未到过日本,一些看法难免具有片面性,书中的某些描写也略微夸张,应该辩证地看待这本书。之后,小组成员也从各个角度浅谈了自己的观点:比照日本与德国、美国,否定日本文化陋习的同时也肯定日本人善于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剖析了日本人的精神价值和矛盾性格,探究其行为准则;最后,组员们从日本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汲取教训,思考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

此次读书分享会使小组成员们加深了对《菊与刀》的理解。在学姐的带领下,成员们各抒己见,观点的碰撞不断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使得大家能以更广阔的视角与更客观地态度看待本书的内容。相信通过读书分享会的不断开展,不仅能在全院营造出“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也能增强同学们的交流能力与思辨能力,丰富同学们的精神世界!

2、2016年5月4日(周三)下午3:00,法学院名著阅读郭雨桐小组在通博楼C314进行了关于《万历十五年》读书交流会活动。本次活动,小组荣幸邀请到了研究生学姐,和大家一起进行分享交流。全场气氛甚好,学术氛围浓厚而不失活跃。

在本次读书分享交流会中,同学们主要从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阅读《万历十五年》后的感悟: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对万历皇帝的认识,对张居正的个人看法。

活动开始,几位提出有关德治与法治内容的同学首先发言,在现场自由阐述个人观点,并积极与其余同学交流,解答疑问,使得现场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在此话题结束后,“万历皇帝的个人悲剧”问题被其他同学提出,并引起所有同学的激烈讨论,大家结合各自的课外知识不断拓展个人观点,积极参与,由浅入深,同学们接连发言,全场的讨论达到高潮。同学们不断拓宽话题,由万历皇帝的生平谈到张居正的两面性格,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的同学们不断为大家讲解历史事件,通过对比古今来对张居正的性格及为人处世进行分析,在场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

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全程保持高度的热情,由书中内容延伸到课外知识,由历史事实讨论到现今发展,不断扩展思维,深化交流内容,活跃现场气氛。最终组长郭雨桐结合大家的阐述,对本次读书交流会活动进行了总结,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在大家的热情讨论中,本小组的读书交流会圆满结束。在这样一个洋溢着知识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智慧之旅,对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2015年5月4日下午3:00,法学院名著阅读王秉畅小组成员在通博楼c416召开了名著阅读交流会。辅导员钟缘芳以及十位小组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

大会由王秉畅同学负责主持,熊师言同学负责记录,闫炳良同学负责拍照。其余同学端坐在台下参加名著阅读交流会。

王秉畅同学首先展示了ppt,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张居正改革时我国的环境,以及张居正改革的细节,也让大家回忆起《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内容。

随后,十五名同学一一进行了发言,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对于张居正改革的外部环境与他主观的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改革失败的各种原因。

最后,大家进行了自由的讨论。

4、2016年5月11日下午13:00,法学院名著阅读张萌组的成员聚在通博楼c314会议室中,和陈思言学姐一起交流最近的读书心得,召开了名著阅读读书分享会。

首先是由主持人张萌为此次分享会开场,并告诉大家此次讨论的书目。大家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针对《丹诺自传》这一书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时,李寒同学站在律师的角度剖析了丹诺的生平,还不时的结合自己遇到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说话方式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又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每一位成员发言后,督导员陈思言学姐对组员的发言做出评论,她指出:作为一名法律人,我们最好不要对一件案件妄加评论。学姐对组员的指导让组员们对所读书目的理解又丰富深刻了许多。大约40分钟后,大家讨论结束,本次分享会让大家感到经典阅读的魅力和讨论的乐趣。

法学院名著阅读活动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法学院学习部也在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确保名著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提高大家的读书热情。

【法学院学习部通讯员 陈海慧 讯】

上一条:感恩观影 温暖同行

下一条: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记苏功强杯“最强演说家”法学院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