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聚合高何镇旅游元素,开展立体化旅游宣传——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日期:2016-07-29 阅读:

2016年7月25日,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自主立项小组一行五名同学到达邛崃市高何镇,进行暑期调研活动。以刘锐同学为主的组员与高何镇书记针对高何镇旅游发展现状、后续解决措施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双方就高何镇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据书记讲,高何镇目前的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二年旅游发展,缺乏外资投资。高何镇发展旅游已有12年之久,但主要是借助天台山后山的天然优势,由自己的旅游协会带领发展。

二、文化交集变为冲突。高何有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是成都市革命老区镇乡之一,是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红色文化为现有的主要人文旅游资源。但高何镇自古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一直发展缓慢,村民对此多有不满。

三、发展造福百姓,政府入不敷出。发展旅游解决了老百姓的收入问题,但政府收入远低于投入的资本。

四、城乡教育不平衡,乡村文化恐缺失。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学生能够进程就学,村民的文化程度有普遍提升。但乡村文化如农耕方式、祖传手艺等却慢慢失去继承者。

针对书记提出的问题,组员们走到村子里,感受当地自然人文特色,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高何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陲,南北高,东西低,山坝均有,位于文井江两岸,是天台山的门户。属玉溪河主干渠自流灌区,水资源丰富。具有优美的风光、良好的植被、宜人的气候。再加上当地宗教文化和红色文化,让这个山清水秀的镇子更加具有特色。

与书记再次进行交流和讨论后,初步提出一下解决方案:

一、低端高端不冲突,不争市场稳发展。高何镇的发展样板可以参考台湾,不接纳投资者,拒绝污染破坏生态。由红谷两公司牵头,低成本低利润,吸引消费者。同时避免与城市同质化,不争市场。做特色旅游发展。

二、多元文化共发展。借助当地的红色文化,建立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借助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宗教文化,发展休闲绿色旅游。

三、城乡学子结对子,实践理论两不误。城市与乡村学生结对子,交流,城市学生学习农具农作等乡村生活的要素,乡下学生也学的一些城市的思想生活习惯。

多渠道立体化宣传,扩大旅游知名度。当地学习台湾旅游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四、天然的富氧森林,楠木溪,特殊的地质环境都是优质的旅游资源。通过网络电视台,特别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媒体平台进行长期有效的宣传,吸引游客流量,从总量上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通过本次的实地调研,以及和当地旅游负责人的交流讨论,在当地居住的切身体会,实践小组总结了高何镇的旅游项目发展方向,即“聚合旅游元素,立体化宣传发展”。高何镇的天然优势和多元文化在以往分散发展,导致发展缓慢,将来汇集起来多元多方向发展,再通过配套宣传,高何镇的旅游业一定可以快速发展起来。

【项目组王媛讯】

上一条:【集中实习动态】挖掘细节方能提升——第四周实习简报

下一条:【实习风采专栏】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第三周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