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4日,天光微微黯淡,空气中还满浸着夜雨洗涤出的一派清新,“逐绿之旅”三下乡团队已早早启程前往永宁县社工站。从财大到永宁县的公路水平而顺畅,车也走的飞快,像是急急要拉开了这最后一天的大幕一般。待到下车,沉沉的云霭已被全然揭开,天大亮了。
上午8:30像之前的一个星期一样,同社工站交接过工作之后,拿着资料箱,团队一行人来到活动室开始了最后一天的准备活动。在之前认真的讨论中,最后一天的活动内容已被基本确定为以游戏打底,有机融入环保知识、团队意识、优点发现的三原色,虽然主线早已确定,但大家仍有一点紧张,无论是剪纸还是画图都是悄然无声,或许都在默默猜测,猜测这最后这一天能否真能如彩虹般绚烂结尾…..
上午9:00像强烈的阳光突然出现——孩子们到了,之前的沉默瞬间蒸腾成喧闹。明明昨天才见过,他们却像阔别已久的老友一般,围着大哥哥大姐姐们说个不停。或者慷慨地分享昨晚电视剧的观后感,或者拉着我们的手央求再玩一次昨天意犹未尽的小游戏,或者坦然而熟练地从资料箱中拿出气球与打气筒开始自娱自乐………我们也赶紧行动,开始组织今天的第一个写正字的游戏。小朋友们以年龄分过组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大一点的小朋友速度更快但低年级的小朋友却往往更稳定,两组不分伯仲,也收获了一样满满的欢乐。而在休息过后,进入第二个“谁是卧底”的游戏,两组的竞争愈加激烈。由于普通词与卧底词都被设计为与环保和垃圾分类相关,几轮过后,简单的描述语用尽,两组的小朋友们都开始努力回忆前几天的活动中曾经学习过的知识,以求更好地“掩饰”或“侦查”——“这个东西的包装盒一般是可回收物”、“洗完这个东西的水可以用来浇花”、“这个东西不能埋在土里因为它对小树有毒”……..而在描述的过程中,高年级的小朋友当然技巧更纯熟,而小一点的小朋友也总能敏锐而仔细地发现“卧底”的破绽,虽然都有计分,但玩到最后,大家都沉浸在那种气氛中,也没有人在乎得分的高低了…….
上午10:30游戏过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到来了,我们分发给小朋友们人手一张白纸,请他们认认真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之后,互相交换,为别人、也请别人为自己写下最值得赞赏的优点。一开始,大家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小范围内的互换,为了增进互动的气氛,“逐绿之旅”团队的队员也参与其中,为他们写优点,也请他们写下我们的优点。或许是从未给“大人”写过什么东西,大家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请大哥哥大姐姐来写,也过一把写评语的瘾。虽然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还没有积累什么繁复的形容词,但他们依然认认真真地写出自己认为恰当的词语,看着他们写的夹着拼音的稚嫩笔触,我们心中感到有趣也深深感动。而活动过后,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优点录”与我们道别,回家了,看着他们逐字逐字地阅读自己优点的认真劲与脸上不自觉的微笑,我想他们的心里,一定也有所触动。
晚上19:00最后一天,我们的义卖安排在了傍晚,本以为会是一场微型,甚至有些寒酸的义卖会,我们想毕竟大家都是小学生,能卖的东西或许并不多……可大家的热情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小汽车、彩画卡片、洋娃娃、小饰品、旧书、盆栽、八音盒….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家一溜排开,坐在自己的“小摊”后面,新奇又耐心地等着“顾客”的上门。华灯初上,广场上的人流渐稠,不时有小朋友跑过来“观赏”一下,终于,一个小妹妹指着一个小灯笼问价,我们的“小摊主”仿佛还没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一下子不知所措,小妹妹试探着问“一块?”,“小摊主”马上奶声奶气地说“好~”,于是两只胖乎乎的小手互相交换了一下,第一笔交易就这么开张了…….可是,这人群熙熙攘攘,却并非雨露均沾,有的小朋友左忙右忙赚到了两位数,有的小朋友还守着一堆“宝物”岁月静好,不过无论怎样,循环分类、二次使用的环保知识携着这次义卖的经历,都会在他们小小的脑回路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至于义卖之后,我们自由地参加社工部另外组织的小区游园会,如何酣畅淋漓地玩耍、如何群策群力地答题、如何奔跑、欢笑与拥抱,就是另一个值得铭记的故事了………
终于,我们在欢笑中道别了,没有依依不舍,没有低迷的情绪,所有离别的悲情都被温柔的橘色灯光所冲淡,平添出了一份温暖与甜蜜。或许这就是最好的一刻,就是最好的方式。
结束了,一位小朋友的家长留下来,请我们给他的孩子写一句话,鼓励他的成长。并请我们团队的队员依次签名,算作留念。拿起笔,不由得想起上午的优点录,有一位小朋友在一串优点后面,还罗列了一传自己的愿望,而他写到的最后一个愿望让我们泪目——“希望哥哥姐姐以后见到我,还能记得我”——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我提笔写到:
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不确定,我们教给你的环保知识,你有没有全部熟悉温习呢?我也不确定。而我唯一确定的,大概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心灵、忘记你的双眼、忘记你们和我们共度的这历时半个月的小时光吧。
【法学院逐绿之旅三下乡团队 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