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吃月饼的日子,可是在商家们“月饼节”的营销下,我们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听长辈讲述的中秋节的美好传说呢?又有多少人在物质化浪潮下守住心中的浪漫情怀呢?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由来、陶冶情操、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9月29日,法学院党建办公室组织全体成员举办了“品月饼,话中秋”的主题党日活动。

那些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嫦娥奔月是凄美的,玉兔捣药是有趣的,日日夜夜伐桂的吴刚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各种神话传说交织成就了精致瑰丽的中华文化画卷的一角,为后人所赞叹、感慨。大家畅谈了各自家乡的中秋传统习俗,“祭月”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但祭品却因地域不同而种类繁多,月饼、西瓜,这些都代表着人们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景;在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也是一件中秋盛事;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相传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发明的。如今,博饼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地的传统活动不但充满趣味、而且各具特色,可谓百花齐放。经过讨论,也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保护好我们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和蕴涵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口中是香甜的月饼,眼前是皎洁的月亮,心中是远大的理想。身处物质的洪流之中,我们不能忘记守住精神的家园。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从传承传统节日的内涵做起。只希望,我们想起中秋的时候,不只是月饼,还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远在他乡的学子们,也能同家乡的父母共赏同一圆月。
【法学院学生党建办公室赖秀芳讯 责任编辑:李祖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