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光华讲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行政诉讼法首次大修解读

来源: 日期:2014-12-17 阅读:

主 题: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司法更给力——行政诉讼法首次大修解读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莫于川 教授

主持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鲁篱 教授

时 间: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晚6:30

地 点: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模拟法庭I504

主办单位:法学院 科研处

主讲人简介:

莫于川教授,男,汉族,1956年4月出生于四川重庆。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研究员,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主讲课程:《法学前沿专题研究》、《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专题研究》、《行政法案例分析》等多门课程。

科研情况:曾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省市、教学科研机构的各类社科研究课题数十项,参与承担国家、地方立法的起草和论证工作数十项,出版(含独著、合著、主编、参编)专著、教材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一百余篇,获各类科研成果奖三十余项。

科研奖励:1.专著《行政指导论纲》,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系国内最早的行政指导研究专著之一,200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论文《论新技术革命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创新》,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和《知识产权研究》1999年第2期,获'99中国青年科技论坛北京总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该论坛由团中央、全国青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主办并颁奖)。

3.论文《完善监督机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关键-监督行政法制论纲》,载《现代法学》1998年增刊和《法治研究》1998年卷,获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 1997-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4.论文《行政指导法治化问题研究》,载《行政法论丛》2001年第4期,200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内容提要:

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4月制定,1990年10月开始实施,其运作已逾20年。行诉法制定和实施之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正式确立,法治和人权尚未入宪。由于时代的局限,该法当时确立的规则、制度以及这些规则、制度所基于的理念与我国当下民主、法治和改革、发展的现实多有不适应之处,以至于导致种种弊端,引发种种社会矛盾。例如,许多行政行为,如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政治权利、劳动权、受教育权等行政行为,即使严重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行诉法明确将之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或未将之明确列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内,受害人也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只能到处上访,找各级党政领导解决。又如,根据现行行诉法,涉及省部级以下的行政机关的一审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而县法院审理县政府、县公安局(公安局长通常是政法委书记)为被告的案件,往往会受到很多干预,难以公正作出裁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