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实证法学导论》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实证法学导论
课程代码:(无)
学 分:(暂定)
学 时:每周6学时,共36学时。
二、任课教师、助教、教室等情况
(一)任课教师:熊谋林,法学博士、讲师
办公室:通博楼C414
联系邮箱:xiongmoulin@swufe.edu.cn
(二)助 教:(暂定)
(三)课程资源:添加QQ2304009882群,或自建群。
(四)教 室:法学院通博楼C416会议室
实 验 室:I104(暂定)
(五)上课时间:上午9:00至12:00,下午2:00-5:00
2015年1月16日,3月1日,3月28日,4月25日,5月30日,6月27日
(六)纪 律:1、本课程为兴趣课程,自觉、自愿、真诚为前提。
2、课前阅读基本教材,课后认真做项目练习。
3、学生需有团队精神,协作完成数据开发、设计、分析。
三、阅读材料
(一)推荐教材(1、2选一本,3必备):
1、杰克·莱文,詹姆斯·艾伦·福克斯(作者),王卫东(译者)《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尹海吉,李树林,《社会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劳伦斯·汉密尔顿,郭志刚《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课外读物
课堂传递英文版丛书。
四、课程内容概要
(一)课程目标
1、理解实证法学,提高学生理论素养。
2、掌握常用统计学知识,为暑期课程做铺垫。
3、运用前沿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法律及司法。
4、建立质疑思想,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5、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科研科创能力。
(二)教学大纲
第一次 概述课程
1月16日,上午9:00-12:00,
A、实证法学概述(什么是实证法学,起源、发展、新动向,学科背景及必要性,实证价值及优缺点)
B、数据概述(什么是数据,数据来源,需要什么数据,如何获取,如何阅读和理解数据,如何取舍数据)
1月16日,下午2:00-5:00,概述课程(二)
A、研究设计概述(问题意识:问卷、样本、文献、数据)
B、研究方法概述(分析思路:统计学基础、文献分析、计算机应用)
C、研究目的概述(是否可行:实证必要性、研究价值、研究优缺点、主次分明)
第二次:常用实证法学方法(上)3月1日
本节主讲变量的结构与特征,离散、集中度、分布等
第三次:常用实证法学方法(中)3月28日
本节主讲频率、比例、概率、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最大值、最小值、四分位数、
众数、均值等
第四次:常用实证法学方法(下)4月25日
本节主讲方差、标准差,及复习前述课程及应用。
第五次:实证法学方法应用及练习(上),5月30日
本节主讲研究假设、假设检验、判定,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检测自选研究。
第六次:实证法学初级应用及练习(下),6月27日
本节课程主讲各种报告和结论的分析方法,强化练习、应用,重点是解决疑难问题。
注:从第二次以后,课程内容根据实际进度做调整,解释和操作占据很大一部分。难度偏小,围绕实际应用为目标,学生学完课程后将有能力开展研究。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实证法学导论
课程代码:(无)
学 分:(暂定)
学 时:每周6学时,共36学时。
二、任课教师、助教、教室等情况
(一)任课教师:熊谋林,法学博士、讲师
办公室:通博楼C414
联系邮箱:xiongmoulin@swufe.edu.cn
(二)助 教:(暂定)
(三)课程资源:添加QQ2304009882群,或自建群。
(四)教 室:法学院通博楼C416会议室
实 验 室:I104(暂定)
(五)上课时间:上午9:00至12:00,下午2:00-5:00
2015年1月16日,3月1日,3月28日,4月25日,5月30日,6月27日
(六)纪 律:1、本课程为兴趣课程,自觉、自愿、真诚为前提。
2、课前阅读基本教材,课后认真做项目练习。
3、学生需有团队精神,协作完成数据开发、设计、分析。
三、阅读材料
(一)推荐教材(1、2选一本,3必备):
1、杰克·莱文,詹姆斯·艾伦·福克斯(作者),王卫东(译者)《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尹海吉,李树林,《社会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劳伦斯·汉密尔顿,郭志刚《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课外读物
课堂传递英文版丛书。
四、课程内容概要
(一)课程目标
1、理解实证法学,提高学生理论素养。
2、掌握常用统计学知识,为暑期课程做铺垫。
3、运用前沿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法律及司法。
4、建立质疑思想,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5、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科研科创能力。
(二)教学大纲
第一次 概述课程
1月16日,上午9:00-12:00,
A、实证法学概述(什么是实证法学,起源、发展、新动向,学科背景及必要性,实证价值及优缺点)
B、数据概述(什么是数据,数据来源,需要什么数据,如何获取,如何阅读和理解数据,如何取舍数据)
1月16日,下午2:00-5:00,概述课程(二)
A、研究设计概述(问题意识:问卷、样本、文献、数据)
B、研究方法概述(分析思路:统计学基础、文献分析、计算机应用)
C、研究目的概述(是否可行:实证必要性、研究价值、研究优缺点、主次分明)
第二次:常用实证法学方法(上)3月1日
本节主讲变量的结构与特征,离散、集中度、分布等
第三次:常用实证法学方法(中)3月28日
本节主讲频率、比例、概率、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最大值、最小值、四分位数、
众数、均值等
第四次:常用实证法学方法(下)4月25日
本节主讲方差、标准差,及复习前述课程及应用。
第五次:实证法学方法应用及练习(上),5月30日
本节主讲研究假设、假设检验、判定,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检测自选研究。
第六次:实证法学初级应用及练习(下),6月27日
本节课程主讲各种报告和结论的分析方法,强化练习、应用,重点是解决疑难问题。
注:从第二次以后,课程内容根据实际进度做调整,解释和操作占据很大一部分。难度偏小,围绕实际应用为目标,学生学完课程后将有能力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