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数字财经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法学院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顺利开展

来源: 日期:2024-06-05 阅读:

6月4日,法学院聚焦“数字财经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展了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法学院院长鲁篱主持会议,法学院副院长汪蕾、兰荣杰、副书记杨扬及学院教师参与会议

 

会议伊始,鲁篱院长阐述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强调了加强数字法学建设、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的重要性。鲁篱院长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数字财经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后,法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汪蕾就数字财经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与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提出,应确立“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科技赋能”的教学理念,通过打造数字经济法学和人工智能法学教师工作坊、推行“德育校外导师”制度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科技素养。同时,汪蕾副院长还强调了跨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她表示,学院应联合校内相关学科,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同攻克数字经济法治领域的难题。

在讨论环节,陈彦晶教授就课程体系的建设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应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经数法”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创业指导和实践应用等不同层次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夏一巍副教授提出了具体建议。指出,应克服数字经济法学教材匮乏的问题,推进一系列“新法学”教材的开发与出版工作,学院可以利用教育部数字经济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室等资源,打造法学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实训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尹亚军老师则提出,应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研究,探索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数字经济法治理论,将前沿科技引入法学研究范畴。

会议最后,鲁篱院长对各位教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大讨论为数字财经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学院将认真吸收各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数字财经法治教育实践,共同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法治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