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含笑 含英咀华:学术古典话剧《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山伯与英台》成功公演回访

2016-07-06 11:17:14

高校如何打造书香校园、如何引领学生热爱经典,推进“名著阅读工程”……在西南财经大学校园里,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全新的答案。在专业细分的大学校园里,将名著阅读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在“教”与“学”中实现文化氛围熏染、文化素养提升,西南财经大学又有了一次突破性的创新。

这一创新来自于法学院的一群博士生们。三年前,法学院2013级的博士生在吴元元教授的指导下,自己创作和排演了国内第一部学术话剧《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山伯与英台》。三年后,伴随着沉醉的夏风,他们再次将该剧搬上了西财舞台,为自己和母校献上一份别开生面的毕业献礼,也是对这场始于三年前的教学改革试验的独特回访。

学术话剧《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山伯与英台》总制作人、法学院博导吴元元教授

博士生的课怎么上?

从“压力约束”到“需求激励”

《法律社会学》作为法学院博士生培养的“三高”课程之一,如何将其研究方法、观察视角、思维模式更为具象的传授给博士生们,是博士生导师吴元元教授长期省思的问题。“现阶段的博士生培养,除了知识增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研习与研究视野的开拓,学术要求本身就对博士生的创造力设置了标准。”吴元元教授的担忧刺激了她的思考。

“我们很想多学习研究方法,但刚进校时,我们真的一筹莫展。”博士新生陈伟璐的困扰很具有典型性。

“传统教育要求的‘标准化’,在博士生培养阶段显然不再适宜,然而压力型教育的制度惯性却很难突破。”吴元元教授的思考不止于此:“即便是‘小组讨论模式’也会常常出现‘搭便车’、知识碎片化等等问题。”

好在对法律与文学的常年关注,使吴元元教授发现了突破的可能。作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培养的博士,吴元元教授深受法理学家朱苏力教授的影响。

“法律与文学运动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是苏力老师将其介绍至国内,并成为在国内进行这一研究的翘楚。我对此保持了多年的学术关注,也在思考能否将它应用到我的教学中来。”一场大胆的试验就此开始。

吴元元教授精心挑选朱苏力教授的作品《梁祝: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作为教学改革与试验的文本,有着两方面的用意。“一方面,该文将戏剧文本作为观察制度变迁的窗口,以迥异于“婚姻自由”等现代性批判叙述的方案来解读这一家喻户晓的古代爱情故事,生动阐释了作为法理学主题的常态与例外之间的冲突与张力。这真是一个法律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范例!”

吴元元教授兴奋的介绍说:“更重要的是,苏力教授的解说与重构构筑在《梁祝》这一经典古代爱情故事中,以此作为对象,还能激发与拓宽博士生们在冷峻的规范分析与教义逻辑之外的学习热情与视野。引领他们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博士生何普对此深表赞同:“我们都很熟悉这个故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素材的认知度。在这种熟悉感的感召下,我们对研究视角与方法的研习感觉更加轻松自如。”

吴元元教授的试验可不止选择经典文本这么简单。她开始鼓励博士生们“二次创作”,希望他们能自己阅读、理解、阐释苏力教授的解说与重构,将其写成剧本。法学院博士生王彦,是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他主动承担起了剧本执笔的工作。“一开始我也是新鲜,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学习。在执笔过程中,恰恰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视角是多么难能可贵。不知不觉,我的热情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被激发出来的,可不止王彦一人。整个法学院2013级的博士生们,都兴奋起来,他们激烈的讨论甚至争辩,思想交锋在戏剧文本的创作过程中开始展现独有的魅力——吴元元教授所设想的以“需求激励”导向,以“角色参与”为路径的教学创新改革尝试,潜移默化的展开了。

书香校园怎么成就?

从“鼓励倡导”到“主动创造”

以需求为激励,学生学得扎实,也学得愉快。要演出一部真正的话剧,博士生们可不愿意只是过家家。今年的复排公演,以“拈花问雅”为主题,在西财校园里掀起了一场“优雅的冒险”。

发起人吴元元教授在话剧舞台上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古典舞、中国戏曲方面也有着深厚的基础,由她来担任话剧的总制作人和艺术指导,可谓是给该剧设置了智识和美学的“双保险”。舞美设计上,以佛手拈花所蕴含的“一花一世界”来提示观众:微观个体的悲欢离合,总是承载着清晰可辨的制度演化的普适规律。在演员的人物造型、服装设计上,凸显主人公的青春美感,呼应青春版主题,并以层层递进的色调变化充分展示制度无情碾压下的命运悲剧。在演员表演上,身段、对白、舞步,都细致入微地塑造了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着剧情复调式发展。

饰演梁山伯的博士生庄斌对此感受深刻。“一开始,我只是关注剧情,想着怎么完成表演,后来我开始思考怎么更好的表达剧情。”博士生江晶在剧中饰演祝英台,她的说法更加明白:“为了表现山伯与英台的情愫,我们一直想有与众不同的表达。具有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元元老师提示我们,可以向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扇子舞取经。在她的帮助和亲自示范下,我们就开始“恶补”中国古典舞基础,一帧一画的学习越剧梁祝的经典选段,临摹改编了一场扇子舞,以扇子的不同颜色、造型以及繁复多变的古典舞身段深入细致地隐喻了剧中主人公情感的波澜叠起和命运的跌宕起伏,真没想到演出效果如此之好!”

“除了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大家对研究方法与观察视角的体悟之外,学生们开始主动学习戏曲身段、主动研究动作表达,甚至主动分析不同的服装和道具表达怎样的人物性格和揭示人物命运。”吴元元教授对学生们的表现非常欣慰。“这些思考非常有意义,学生们不用我们老师督促,便自觉主动的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主动阅读和感受经典文学和艺术,从而主动领略古典文化的美,并内化为表演上的自然流露,对他们自身文化修养的塑造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经典如何再造?

从“初试啼声”到“再续辉煌”

今夏演出的精华版《梁祝》,其受欢迎程度较之三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创作者们的匠心独运与辛勤付出得到了欣慰的回报。剧组的主要演员,多数已参加工作,他们却怀揣着对学术的热情与赤诚,利用下班时间排演剧目,重读经典。饰演书童四九的博士生周珏工作在外地,为此次话剧复排专程请假回校,她说:“三年前的演出我还历历在目,这次的复排公演规模更为宏大,制作更为精良,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如果不参加实在太可惜了。”

三年前的《梁祝》公演,已然搅动了一池春水。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是一次以美育推进智育,以智学提升美学的可贵尝试”。三年之后的社会影响则更为不凡。

中国法学会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法学创新网”上以“学界要闻”的名义广泛报道与宣传本剧,使得本剧尚未公演即先声夺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资深导演,对于剧本创作、舞美设计和博士生们的精彩表演连连叫好;美国特拉华大学、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社科院、西南政法大学等地的嘉宾们,为了这场优雅的相聚,更是不辞辛劳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是夜,腾骧楼137高朋满座,果真称得上是一场优雅的文化盛宴。

西南财大多年来深耕校园文化建设,戮力内涵发展的思路更是得到生动体现。学校领导多次关心剧目的排演进度,鼓励支持剧目演出,杨丹副校长还在公演当晚亲临现场助阵。宣传部的负责老师说:“西南财大历来尊重学术,崇尚经典,这一教学实验改革的尝试,既遵循学术规律,又有学术收获,更有良好的社会影响,是叫得响的西财学术与文化‘品牌’,应当鼎力支持。”

学校的全力支持,让吴元元教授非常感动,公演当晚的致谢中,她动情的说道:“本次复排从立意、召集、筹划、排练到最终公演,仅仅半个月时间。如果没有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校长办公室、学工部、团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保卫处、后勤等学校机关的大力支持与协调配合,是万万办不到的。可以说,这是真正的‘西财速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这样的齐心协力,使得该剧无论是智识高度、学理思辨、美学呈现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对经典的阅读,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彰显着无穷的生命力。回归经典文本,寻找制度本源,探寻变迁规律,不啻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性进路。而当理性的思考诉诸感性的实践,经典又愈发焕发出强劲的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李姗姗作为观众,全程观看了该剧,她说“我非常幸运能够看到这样一部优秀的话剧,它开启了我对学术的全新思考,也点燃了我对古典文化的浓烈兴趣”。这一点,与饰演马文才的博士生谭博文不谋而合。“三年,两度出演马文才,感受却很不一样。我对戏剧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对文学与艺术有了更多的关注。这是学校与剧组给我博士生涯烙上的印记。毕业了,这趟学术与文化之旅,恐怕还将继续下去。”